扛槍的雙手又拿起細小的針線
轉眼到了深秋初冬季節,大別山的早晚,露寒霜重,山區還經常陰雨綿綿,陣陣寒風襲人。但劉鄧大軍的官兵們卻還身著過黃河時的單衣,腳上穿著草鞋。如何解決部隊10多萬人過冬棉衣的問題,已迫切地擺在了劉伯承、鄧小平等野戰軍領導的面前。毛澤東對劉鄧大軍的冷暖十分關心,早在部隊剛到大別山不久,他就考慮到了這一問題,致電鄧小平等詢問解決冬天被服的可能性,提出如無法解決,即派第十縱隊護送,或送銀元就地購置。但因大別山遠離解放區,千裡迢迢,敵人又進行了嚴密封鎖,一時難以辦到。后來,毛澤東又來電指出:你們全軍冬衣准備,不要將重點放在由后方按時供應上面,而要放在自己籌辦上面﹔你們如能努力收集棉花布匹,每人做一件薄棉衣或一件棉背心,就能穿到12月或1月,那時后方冬服可能接濟上來。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劉伯承決定全軍一面打仗,一面學女紅,自己動手,解決棉衣問題。他們復電中央軍委:“我們決心自籌棉衣。”
鄧小平、劉伯承找來了后勤部的負責人,商量如何打好“棉衣戰”的問題。當后勤負責人向他們匯報有的部隊已經按政策向群眾買了一些棉花、布匹,准備找裁縫縫制棉衣,然后總結經驗再向全軍推廣時,劉伯承語重心長地說:“部隊的主動性和你們的想法都不錯,可是現在又是闖險關,慢騰騰地要不得!隻要我們下決心,不要中央和兄弟部隊支援,自己動手解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