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两路”的发展和贡献到底有多大?“两路精神”的时代内涵是什么?为了保障“两路”的畅通,交通运输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具体支持西藏交通运输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中央统战部门户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12家网络媒体书面采访了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
2005年,杨传堂到世界最高通车点马拉山慰问交通一线职工。
川藏、青藏公路开创了西藏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的新纪元
人民网:在西藏,当地百姓把川藏线和青藏线亲切地称作“彩虹”、“金桥”,可见他们对这两条路的感情有多深。怎样看待川藏、青藏公路的发展和贡献?
杨传堂:60年前,为建设西藏、经营西藏,为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党中央做出了修筑川藏、青藏公路的重大部署。人民解放军和广大各族群众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筑路大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战胜千难万险,历时五个春秋,在“人类生命禁区”和“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川青藏公路的建成,可以说是我国和平建设时期的辉煌成就,是我国交通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
川藏、青藏公路的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改变了西藏原始的交通运输方式,可以说是开创了西藏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的新纪元。长期以来,国家调拨支援西藏经济建设所需的物资95%都是通过公路源源不断地运进的,支援西藏的43项重点工程、62项援建项目,以及抗震救灾、青藏铁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所需的大型设备,也是通过公路运进来的。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川藏青藏公路是民族团结之路、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也是西藏人民富裕之路。
川藏、青藏公路的建设,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它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两条重要的运输生命线,还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两路”精神。一代代交通人不断继承和发扬“两路”精神,为西藏的交通运输事业贡献力量。
东海路天路18弯
青藏公路冻土热棒技术
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在西藏各族同胞的努力下,在一代代交通人的奋斗下,以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为起点,西藏现代交通运输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线到网,从单一公路交通方式到综合交通全面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到去年年底,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万多公里,西藏已经基本建成以拉萨为中心,以20条国省道干线公路、74条专用公路和众多农村公路为基础,辐射西藏中部、东部、西部三个经济区的公路网。拥有贡嘎、邦达、米林、昆沙、日喀则5个民用机场,开辟了拉萨至北京、成都、香港、加德满都等29个通航城市、48条国内国际航线。青藏铁路首条延伸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今年8月也建成通车。西藏已经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民航、邮政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人民网:您刚才提到“两路”精神,在新时期,应该如何理解“两路精神”?
杨传堂: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6日对川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对“两路”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他指出,60年来,在川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习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历史和现实的经纬度,充分肯定了“两路”精神的时代特征和深刻内涵,给我们交通运输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