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海南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看,這些“新工廠”拔地而起(活力中國調研行)

本報記者 周亞軍 王志鋒 董澤揚

2025年11月27日08: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海南曾被稱作“房地產加工廠”,過度依賴房地產開發造成省內經濟發展結構性失衡,潛在問題眾多。如今,在南海之濱的這片熱土上,產業升級匯聚動能,新質生產力加速成長,不少“新工廠”拔地而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海南更好發展起來,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根本出路。”“要著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運用自貿港政策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戒除“房地產依賴症”,海南經濟結構轉型取得歷史性突破。今年上半年,海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佔全省GDP比重達到68.6%,成為海南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支撐。

  來“數”加工

  爛尾別墅區變身產業園

  出陵水縣城,大約半小時車程,來到一片別墅區。過去,這裡有令人頭疼的歷史遺留問題:2100多套別墅一度爛尾近10年。如今,這裡已變為全國有名的數字文化產業園。改變因何發生?

  “建設海南自貿港是一大機遇。如何搶抓國際海底光纜登陸契機,做好‘向數圖強’大文章?推動數字文化產業破題,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必答題。”陵水縣委書記吳海峰說。

  2023年,陵水成立數據產業專班,聚焦影視短劇、游戲動漫、創意設計,組建“科創基金”“短劇出海基金”等,打通產業鏈關鍵堵點。原來的爛尾別墅區從做優生態、營商、產業3個方面入手,逐步成為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練兵場。

  “之所以選擇陵水,關鍵是有清晰的產業設計和定位,游戲動漫主賽道跟我們非常契合。”首批入駐企業之一、海南三百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詩棟說,“自貿港政策利好眾多,稅收優惠、正在申辦的海南自貿港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都能讓公司境內外資金支付更加便捷。”

  陵水國際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張皪彥說:“為提升招商運營水平和效率,陵水引入蘇州工業園區體制機制創新經驗和人才,設立混合所有制、市場化運作的招商運營公司,為入園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產業生態形成,加速上下游企業集聚。截至今年7月底,入園企業營收相比去年全年翻了一番,預計年底有望突破10億元。

  來“料”加工

  礦產企業實現國際化轉型

  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石碌鐵礦地處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素有亞洲第一富鐵礦的美譽。2017年,露天資源枯竭,地下開採又需要新技術新投入,年產量一度從400多萬噸降至200多萬噸。

  挑戰前所未有,機遇也前所未有。2018年4月13日,國家支持海南建設自貿港的消息傳來,依托自貿港政策,海南礦業的控股股東開始推動單一礦產企業的國際化轉型。

  “看到海南自貿港的利好政策,還有新能源產業勢頭強勁,綜合考慮各種成本和發展前景,我們最終決定發展鋰資源。”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滕磊回憶。

  於是,總投資10億多元的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工廠項目落戶洋浦新材料產業園。今年5月,首批合格產品下線,產線全流程打通,從海外進口的鋰精礦,享受自貿港進口原輔料“零關稅”政策。

  “我們的目標市場是日韓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廠家,來‘料’加工、兩頭在外,享受自貿港簡稅制、低稅率的優勢,疊加產業鏈布局,讓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東說。

  來“質”加工

  種業出海更加高效順暢

  “過去的南繁,又難又煩。今天,中國種業正以技術創新與政策護航為雙翼,飛向更廣闊的全球市場,成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在三亞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上,武漢慶發禾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曉波說。

  近年來,海南加力推進“南繁硅谷”建設,國內種子銷售20強企業中已有7家在此落戶。這一現象,源自科研力量的集聚。崖州灣目前已集聚一批院士工作站、院士團隊創新中心、省部級以上科創平台,眾多高層次人才協同種業攻關。截至目前,海口海關動植物檢疫中心已推動3批經南繁技術轉化的玉米、大豆種子出口巴西,探索種質資源的增值分配和國際制種模式。據了解,隆平高科在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的雜交水稻市場份額分別達到40%和30%,玉米種子業務在巴西市場份額約佔20%。

  海南省種業實驗室產業促進部副部長黃河飛介紹,聯合中種集團等企業開展的“揭榜挂帥”項目,吸引全國數十家科研機構和企業研發團隊共同參與,持續申請專利、受理品種權、審定品種,加速培育海南種業新質生產力。

  “從種質資源創制,到植物品種權推廣交易,我們為客戶提供全鏈條服務。”海南未米生物實驗室相關負責人湯萌萌說,“不僅國內企業有需求,國外市場更是新藍海。”依托自貿港特色開放政策,已有800多批次動植物種質資源被高效引進,推進育種創新成果的產業轉化和價值釋放。

  (本報記者李星雨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7日 04 版)

(責編:任佳暉、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