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福建回應關切、強化保護,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法治“硬措施”優化營商“軟環境”(法治頭條)

本報記者 施 鈺

2025年11月27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2025年11月3日,《廈門經濟特區個人破產保護條例》施行的首個工作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審查某物聯網技術企業創始人的個人破產申請——這也是福建省廈門市首例個人破產申請案件。“個人破產法律制度為‘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提供重啟人生的法治化通道,保護民營企業的創新創業熱情。”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破產法庭庭長王欣欣說。

  民營經濟是福建發展的重要特色、優勢和活力所在。健全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舉措,優化執法司法服務理念,防范化解企業經營風險,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近年來,福建省政法機關著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落實平等保護

  規范涉企執法

  近段時間,福建省司法廳立法二處負責人忙著和團隊配合立法機關做好《福建省民營經濟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的審議工作。

  “民營經濟促進法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我們對標上位法,緊密結合福建民營經濟發展實際,將行政服務舉措寫入草案中,進一步明晰了政府行為邊界,以法治‘硬措施’優化營商‘軟環境’。”該負責人說,草案根據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對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作出規定,強調保障民營企業在要素獲取、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參與及融資等方面享有平等權利。

  截至目前,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已出台4部護航民營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為促進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您可以掃碼核實本次檢查單位的信息與檢查內容。”南平市光澤縣建鑫物流有限公司內,光澤縣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辦公室主任黃暉會同公安交管等部門的執法人員,向企業出示專屬檢查二維碼,之后進行執法檢查。

  “以前迎檢,前期溝通籠統,檢查方向不明確,總要現場臨時取材料,麻煩!”該公司總經理彭斌斌說,“現在各部門事先告知檢查內容並一起上門,每項檢查都清晰明了。”

  “依托福建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台上的‘掃碼入企’功能,行政執法人員入企檢查時需出示專屬檢查二維碼,企業掃碼核實執法單位的相關信息,做到檢查全程留痕。”黃暉介紹。

  福建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台於2024年3月上線,統一48個領域的執法事項、執法依據、裁量基准清單。“清單之外無執法,對於多頭重復檢查、大額異常罰款,平台都會實時預警並復核。”平台工作人員趙伯碩介紹,截至今年10月底,福建涉企執法案件較去年同期減少14.7萬件,行政罰沒收入同比下降約18%。

  有效解決糾紛

  減輕企業負擔

  “開窯!”11月5日,福建省德化金馬車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馬車公司”)在泉州南安市新建的生產基地正式運營。

  “現在對創作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我們能安心設計生產。”該公司創辦人徐建勇表示。

  去年9月,金馬車公司發現,廣東潮州某陶瓷企業的線上銷售產品仿冒了公司原創作品的花紙圖樣。“他們直接抄襲創意,售價連我們零頭都不到,嚴重破壞市場秩序。”金馬車公司法律顧問黃玉樹無奈地說,“這種情況以前碰到過不少,去外地起訴維權,耗時長,往往打贏了官司卻輸了市場。”

  “這幾年,涉陶瓷知識產權相關案件持續增長,被侵權人面臨舉証難、周期長、賠償低、外訴成本高等難題。”德化縣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團隊負責人陳小鑫說。

  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副庭長洪颍雅介紹,為讓企業創新創造成果得到及時有效保護,去年4月,福建泉州、江西景德鎮、廣東潮州3個陶瓷產區的法院與知識產權局共建知識產權跨域司法保護協作機制,加強線上會商。

  收到黃玉樹提交的訴訟材料,陳小鑫當天就聯系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協調潮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聯合調解。“從提交訴狀到對方下架產品,隻花了3天時間,沒想到這麼快!”黃玉樹連連點贊。

  旅游大巴進出往來,福州市永泰縣某文旅企業的業務運行有序。

  而就在今年7月旅游旺季,公司業務卻一度陷入停滯。原來,該公司持股80%的股東兼法人金某意外去世,未留下有效遺囑,公司章程也未對股權繼承作出特別約定。鄭某等兩名繼承人要求公司變更股權登記,但就繼承分配未能達成一致,將公司訴至法院。

  難題擺在永泰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林世文面前——若走訴訟程序,公司法人離世,無人應訴﹔公司注冊資金達1.5億元,單是訴訟費就要預交4萬多元,當事人訴訟成本不小﹔更重要的是,由於法人缺位,該公司難以正常運轉,內部人心不穩。

  “必須及時妥善處理,保障企業正常經營。”林世文通過永泰縣綜治中心,協調聯動市場監管部門、企業商會調解員、公司法專家等力量,聯系繼承人與公司其他股東,啟動聯調程序。法院核查基礎事實,向各方闡釋相關法律規定﹔企業商會調解員站在企業利益共同體的角度,向當事人說明其中利害……經過兩小時協商,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並在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督下,現場核算持股比例。

  “從起訴到事了隻有7天,既化解了糾紛,也保住了我們這家企業的發展。”鄭某說。

  永泰縣綜治中心主任陳文介紹,該中心已整合政法、人社、住建等30個部門的矛盾糾紛化解力量,引入9個專項工作平台,著力推動群眾訴求“一站式”實質解決。

  開展培訓預防

  提供法律服務

  以案說法明理,推動預防在前。

  泉州晉江市五裡工業園區,泉州(晉江)非公企業法治教育基地坐落在眾多鞋服廠房之間。

  “所有新員工入職前來一次,老員工每年至少來一次。”三六一度(中國)有限公司法務總監鄭軒對基地十分熟悉。

  “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為企業家和員工講解企業易觸碰的法律風險,進行企業內部職務犯罪警示教育。”晉江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許新報介紹,民營企業對法律知識的需求越來越高,福建省市縣三級檢察機關合力打造基地,提供現場展示、案例警示、法律咨詢等服務內容。

  鄭軒介紹,基地開展的預防職務犯罪培訓讓員工模擬工作情境,復盤時發現公司採購配件等環節缺少審批,存在職務犯罪風險,“公司及時引入比價與評審制度,採購環節異常率降低了10%。”

  在南非茨瓦內汽車經濟特區內,核順能源有限公司的光伏儲能建設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

  “不同國家法律政策體系不同,企業出海投資建設也面臨不少挑戰。”該項目法律服務團隊負責人陳桂發介紹。

  陳桂發同時也是海絲國際供應鏈法律服務中心的一員。“服務中心整合供應鏈領域訴訟、仲裁、調解、法律服務等專業優勢,為供應鏈企業快速解答共性問題並解決個性需求。”陳桂發說。

  在海絲中央法務區廈門片區,還有不少像這樣的法律服務機構。以“法商融合、以法促商”為理念,福建先后設立海絲中央法務區廈門、福州、泉州3個片區,聚集高端法務資源、健全涉外法治機制、深化對外法務合作。截至目前,3個片區已匯聚法務、泛法務及法務科技企業4000多家,業務網絡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福建省各級政法機關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將持續推動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加強執法司法服務和法治要素保障,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創業。”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石好勇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7日 19 版)

(責編:彭曉玲、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