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1日11:02 來源:共產黨員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治理競爭是國家間核心的競爭。制度穩則國穩,治理好則國好。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全會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為幫助廣大黨員干部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決定》說明的豐富思想內涵,本刊特邀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專家,從歷史與現實的雙重角度,從制度的細節入手,對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優勢及其生動體現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
確保國家的政治穩定與前進航向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之一,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這句話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們制度的核心組成部分﹔另一個是這個制度的比較優勢,即可以確保國家的政治穩定和正確方向。
那麼,我們怎麼來看待這個問題?或者說,為什麼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制度能夠具有這些比較優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外不同視角加以分析。
1840年鴉片戰爭后,歷經多次變革和改良,也沒有挽救清王朝的滅亡命運。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