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東方風來——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解說詞(第五集)

2017年09月02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解說詞】

  這是一粒大米穿越千年的絲路之旅。

  北宋年間,中國從東南亞引入耐旱多產的“佔城稻”,使得蘇皖浙贛地區糧食大幅增產。一千年后的今天,中國企業家把中國的技術標准帶回了東南亞的老撾等地,造福中老兩國人民。

  【解說詞】

  2014年,徐國武隨湖南省“一帶一路”考察團來老撾尋找項目,當即決定在這裡投資。把他留下來的,是那一縷記憶深處的大米香。

  【解說詞】

  徐國武想把老撾大米出口中國,卻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老撾大米並不符合嚴格的出口國際標准。

  【同期】老撾工貿部長 開瑪妮·奔舍那

  好久好久,好幾年我們真的想讓老撾(大米)有一個正式的出口的頻(渠)道,可是沒有哪家能夠做到。

  【解說詞】

  “一帶一路”的提出,讓徐國武看到了希望。他下定決心投資建廠,用了3年時間,把老撾大米出口的產業鏈從無到有建立起來。老撾稻米終於在2016年結束“零出口”歷史,走進中國市場。

  【同期】中國企業家 徐國武

  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讓當地的政府和老百姓,相信我們,認可我們,是真正來這裡為他們做事,與他們形成命運共同體,共同發展。

  【同期】老撾工貿部長 開瑪妮·奔舍那

  我總是想到習主席的一句話,他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解說詞】

  如同那粒為中老人民帶來幸福與溫飽的大米種子,“一帶一路”倡議也為中國與世界的未來撒下希望的種子。

  【解說詞】

  如何抓住機遇、推進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怎樣在合作中實現共贏、引領世界經濟走出低谷?“一帶一路”倡議,正是習近平勇立時代潮頭,著眼各國共同發展作出的響亮回答。

  【字幕】2017年5月15日 中國北京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

  【同期】習近平

  這項倡議源於我對世界形勢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在各國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戰此起彼伏的今天,單憑單個國家的力量難以獨善其身,也無法解決世界面臨的問題。隻有對接各國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圍內整合經濟要素和發展資源,才能形成合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和共同發展。

  【解說詞】

  沿歷史長河溯流而上,綿亙萬裡的古絲綢之路,留下無數寶貴遺產,賦予后人深刻啟迪。2013年金秋9月,在古絲綢之路經由地哈薩克斯坦,習近平鑒往知來,向世界發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真誠邀約。

  【字幕】2013年9月7日 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 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

  【同期】習近平

  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的張騫肩負和平友好使命,兩次出使中亞,開啟了中國同中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大門。

  【解說詞】

  古絲綢之路見証了“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盛況,迎來漢唐盛世,也推動了地區大發展、大繁榮。

  【字幕】2013年9月7日 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 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

  【同期】習近平

  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解說詞】

  南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逐步繁盛,見証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繁華。

  【解說詞】

  向海而生,向海而興。無論在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主政一方,還是作為國家主席謀劃全局,習近平對海洋的思考從未停止。

  【同期】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 張佔海

  從總書記主政地方,到主政全國,他對於海洋就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思想)。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能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這樣一個引導未來發展的重要倡議。

  【解說詞】

  2013年10月,在鄭和下西洋曾經到訪過的印尼群島,習近平向世界勾勒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宏偉藍圖。

  【字幕】2013年10月3日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印尼國會演講

  【同期】習近平

  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解說詞】

  “一帶一路”倡議呱呱墜地!它充滿了生機,代表著創新,在中國夢與世界夢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它將怎樣改變中國?又將給世界什麼樣的驚喜呢?

  絲路興,中國興,世界興。“一帶一路”的提出喚醒了繁盛絲路的歷史基因,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同期】意大利前總理 羅馬諾·普羅迪

  作為一個意大利人,這是歷史的一個記憶。當年的絲綢之路,是從威尼斯到中國,而現在(絲綢之路)又回來了。

  【解說詞】

  從頂層設計,到願景規劃,到落地生根,習近平親力親為,在國內外多個重要場合親自推動“一帶一路”。

  【同期】外交部副部長 李保東

  總書記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者,更是這一偉大構想的傳播者和實踐者。

  【解說詞】

  為了更好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央決定成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2014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