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前,面對劉青山、張子善貪污腐敗案,我們黨以正義的槍聲表明反對腐敗的堅定決心﹔在持續強力懲貪治腐的今天,探訪案件的發生地,一件件史事無不試出了人心向背——
探訪新中國反腐敗第一大案發生地天津——旗幟鮮明反對腐敗是我們黨的一貫立場
2016年06月29日15: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高速飛馳的和諧號動車、直插蒼穹的摩天大廈、車水馬龍的大街小巷……天津,這座位於華北平原末端、濱臨渤海灣的新興城市,以其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聞名遐邇。
地處天津市郊的楊柳青石家大院,曾是原河北省天津地委、專署的辦公場所,而今已成為“新中國反腐敗第一大案”展館所在。展覽以劉青山、張子善大案為基礎,豐富拓展,展示我們黨90多年來反對腐敗的歷程。穿行在展廳之間,我們黨一以貫之反對腐敗的堅定態度、有力措施,歷歷在目。
三個表態,三段歷史,表明一個鮮明立場——
我們黨與腐敗水火不相容
1951年11月29日,深夜,華北局呈報毛澤東同志並中共中央的《河北省天津地委貪污浪費嚴重,擬將劉張逮捕法辦》的電文以4A急件的形式傳到了中央辦公廳。
4A電報,是特急件,當年毛澤東同志指揮“三大戰役”,傳給前線指揮官的命令也不過如此。和平年代,電文標以4A,不僅凸顯著事情的緊急程度,更顯示了事情的重要性。
“電文送到毛澤東同志手上后,擺在黨中央面前的就不只是如何處理劉、張這兩位曾經的功臣這一問題,實際上考驗的是剛剛全國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如何面對腐敗這一千年考題。”致力於黨史研究近30年的天津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於建認為。
看到電文,毛澤東同志幾乎一夜無眠,作出批示,高度肯定河北省委的做法,要求必須嚴重地注意干部被資產階級腐蝕發生嚴重貪污行為這一事實,注意發現、揭露和懲處,必須當作一場大斗爭來處理。如果說,新中國成立以來把反腐敗作為一場斗爭,從這裡我們可以窺見其源頭。
事情后來的發展眾所周知,面對黨內外個別同志的不同意見,黨中央下定決心,同意依法判處劉青山、張子善死刑,立即執行。毛澤東同志說,“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隻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二十個、二百個、兩千個、兩萬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干部。”這段經典話語,彰顯了我們黨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
嚴懲腐敗,在黨的歷史上並不乏先例。從井岡山、瑞金到延安,即使是在革命戰爭的險惡環境下,黨對腐敗問題也毫不容忍。黨員干部無論黨齡多長、功勞多大,隻要搞腐敗,就必定受到嚴懲。這也是我們黨自我淨化能力強、富有力量的重要體現。
謝步升,12歲時就給地主打短工,1929年參加工農武裝暴動,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葉坪村蘇維埃政府主席。他利用職權貪污打土豪所得財物,偷蓋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管理科公章,仿造通行証私自販運物資到白區出售,牟取私利。尤其是道德敗壞,生活腐化墮落,誘迫奸淫婦女,為了謀婦奪妻掠取錢財,他竟然秘密殺害干部和紅軍軍醫。
案件發生后,毛澤東同志力主嚴懲,他說,“腐敗不清除,蘇維埃旗幟就打不下去,共產黨就會失去威望和民心!與貪污腐化作斗爭,是我們共產黨